傲天中文网www.atzww.com

在第一阶段的气候工程取得阶段性成功后,科学家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改善火星土壤的生态结构。

火星地表土壤的成分主要是矿物质和细沙,不具备足够的营养元素支持大规模植被的生长。科学家们意识到,若要火星真正实现生态复苏,必须改善土壤,使其能够自给自足地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艾伦带领团队决定尝试生物修复技术,将经过改良的微生物菌群引入火星土壤中,这些菌群能够从矿物质中提取必要的元素,为植物提供养分,同时促进有机质的累积。这样一来,火星的土壤将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微生态系统,为未来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

“艾伦,这项实验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火星的土壤环境,使之具备生长更多种类植物的潜力。”一位研究员说道,眼中充满了期待。

艾伦点头,“我们还需要逐步观察菌群的适应情况,确保它们能够稳定生存并且与植物根系共生。只有这样,火星的土壤生态才能逐渐成形。”

生物修复实验启动后,火星的土壤开始出现明显变化,菌群的引入加速了土壤中的有机质积累,第一批引入的植物生长状态良好。然而,随着菌群的扩散,艾伦逐渐发现菌群的分布不均,有些区域的菌群迅速扩展,甚至形成了单一菌落,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诺亚,菌群的生长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它们在某些区域的扩散已经打破了微生态的平衡。”艾伦忧心忡忡地说道,意识到菌群失控可能带来土壤的生态失衡,甚至导致植被衰退。

诺亚分析道,“这可能是菌群之间的竞争性扩散。我们需要找到调控方法,使菌群的扩展保持在适当的平衡状态。”

为了重新控制菌群的扩散,艾伦带领团队通过在土壤中引入第二层菌群,试图抑制单一菌群的扩展,保持土壤生态的多样性。经过反复调试,他们成功平衡了菌群的比例,逐步恢复了土壤的微生态平衡。

在土壤生态逐步稳定之际,火星的气候系统突然出现了剧烈波动。伴随着气流调控系统的运作,一股强劲的气流在火星表层聚集,气压迅速下降,乌云密布,整个地表被红色沙尘笼罩。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火星的天气系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

“这是火星的第一场暴风雨!但这场暴风雨的强度远超我们预料,可能会对植被和土壤造成极大的破坏。”艾伦在观测台上看着远处的风暴,脸上写满了担忧。

暴风雨肆虐火星的赤道区域,强劲的气流卷起尘沙,将刚刚扎根的植物连根拔起,雨水冲刷着脆弱的土壤,破坏了新建立的菌群生态。艾伦立刻组织人员前往受灾区域,尝试保护植物样本,并尽可能减少土壤流失。

“这场暴风雨是气流系统失衡的结果,我们的人工调控还不够成熟。火星的气候系统太过复杂,我们的控制设备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艾伦对团队成员说道,内心清楚火星的自然力量依旧难以掌控。

在暴风雨结束后,科学家们统计损失,发现植被覆盖面积减少了近30%,土壤中菌群的数量也显着下降。艾伦意识到,火星的天气系统比地球更为极端,任何调控措施都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将导致生态崩溃。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暴风雨破坏,艾伦和诺亚决定对火星的天气调控系统进行优化。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火星的气候调控需要遵循一个稳态循环——即保持气流、湿度和气温之间的平衡,不让任何一个变量过度波动,以免引发极端天气。

诺亚提出了一种反馈调节机制,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火星的气候参数,自动调整气流和温度,确保整个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的循环状态。这样可以减缓极端天气的出现概率,为火星的生态复苏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