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赵武灵王 (1 / 2)
傲天中文网www.atzww.com
一、简介
赵武灵王赵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远的政治眼光和非凡的改革精神,在赵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亲政后,面对赵国在中原诸侯争霸中的不利局面,以及游牧民族的侵扰,毅然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军事实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可与秦抗衡的强国。然而,他壮年退位后引发的内乱,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性的结局。赵武灵王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勇气、智慧、改革与悲剧的传奇。
二、人物生平
1、承袭父位,初露锋芒
赵武灵王赵雍,是赵肃侯赵语之子。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肃侯去世,赵雍继承父位,成为赵国的新君主。此时,魏国、楚国、秦国、燕国、齐国等五个诸侯国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显示了赵国的国际地位。
赵武灵王元年(前325年),魏惠王带领太子嗣、韩宣惠王带领太子仓到赵国的“朝信宫(今河北邢台信都)”,以祝贺赵雍登基。同年,赵雍任用阳文君赵豹为相邦,开始着手处理朝政。
赵雍即位之初,因年少而不能亲自处理朝政,由博闻之师三人和左右司过三人辅佐。当他能够亲自上朝听政时,首先向肃侯时期的重臣肥义请教,并增加他的俸禄。对于赵国国内年老寿高的人,赵雍则每月致送礼物,以示关怀。
2、中原博弈,屡败屡战
赵武灵王三年(前323年),魏相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的合纵运动,使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国。然而,赵雍却认为赵国没有王的实质,不敢占据王的名号,只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赵武灵王即位之初,赵国屡次败于齐、秦之手,损失惨重。赵武灵王元年(前325年),赵将赵护被魏国击败,韩举被齐国在平邑击败并被俘(一说被杀),平邑、新城被攻占。此后,赵国参与的五国合纵伐秦活动也未能成功,反而被秦军大败于修鱼,联军被斩首八万余级。
面对中原诸侯的强敌环伺,赵雍利用燕、秦两国局势动荡的机会,积极干涉两国的内政,试图改变赵国的被动局面。他派赵庄图谋合纵伐齐以保存燕国,又采纳乐毅的建议,以河东地向齐国交换燕地,激起楚、魏等国对齐的憎恨,最终促成了三国合纵。
3、胡服骑射,军事改革
赵国东北与东胡相接,北面与匈奴相邻,西北又与林胡和楼烦接壤。这些游牧部族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破坏赵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加强边防,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雍决定推行军事改革,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以便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这一改革遭到了贵族公子成、赵文、赵燕、赵造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是违背传统的。然而,赵雍却驳斥了这些谬论,提出“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他以身作则,亲自穿着胡服上朝,并说服了反对者。最终,赵国在攻取原阳后,将其改为“骑邑”,专门用来训练骑兵。
胡服骑射的改革不仅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还促进了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交流。赵国借此机会攻取了大片胡地,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骑兵,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
4、北向开疆,攻灭中山
中山国位于赵国的中央地带,阻隔了赵国四个重镇代郡、邯郸、上党郡与旧都晋阳之间的交通。为消除这一隐患,赵雍决定攻灭中山国。他先后在邻近中山的鄗、安平筑城设郡防守,并在邯郸东北部新建丛台以了望齐与中山之境。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雍在推行胡服骑射的同年,开始攻伐中山国。他亲率大军北伐至无穷之地(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西抵黄河,对所至地区进行考察。次年,他又攻取宁葭等地,并训练大量骑兵以准备进一步的进攻。
经过数年的连续进攻,赵武灵王二十三年(前303年),赵雍终于攻灭了中山国。他迁中山君尚于肤施(今陕西榆林南),并巡行新得之地,论功行赏,大赦天下。至此,赵国彻底消除了中山国的威胁,疆土北至燕,西至云中、九原。
5、壮年退位,内乱爆发
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韩氏是韩王的女儿,为赵雍生下公子赵章。后来,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年),赵雍得到美女吴娃,深为宠爱。吴娃生一子赵何(后来的赵惠文王),赵雍也将吴娃立为王后。吴娃去世后,赵雍派周袑教导赵何。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五月,赵雍在东宫举行盛大朝会,将王位禅让给赵何,自己则使用主父的称号。他的本意是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由赵何处理国政,自己则全心专注于对外军事斗争。然而,这一设想却引发了赵国内部的矛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子赵章因不服其弟为王,与田不礼图谋作乱。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雍与赵何同游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分居两宫。赵章、田不礼趁机发动叛乱,杀死肥义,围攻赵何。李兑、赵成率军平叛,围困赵雍于主父宫。赵雍被围内宫三个多月,最终饿死。
6、悲剧结局,历史铭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