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天中文网www.atzww.com

“但是和夔龙纹在瓷器上的反映,和古籍中以独脚为特征大相径庭一样,螭龙纹在瓷器上的表现,与古籍记载也完全不同。”

“瓷器上的螭龙纹,多为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的情况。”

“螭龙纹的产生也非常的早,最早可以追索到原始社会,是当时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铜、玉、陶瓷等工艺品中经常出现。”

“早期文献当中,螭是一种兽形,类虎,更多以‘螭虎’相称。”

“比如《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钮,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

“螭纹用到瓷器上,洪武、永乐御厂中并没有发现,螭纹瓷器,从宣德朝才开始出现,与应龙、夔龙纹的始用时间大致相仿。”

“宣德瓷器上的螭龙,皆为四足,爪数可细分为三爪、四爪和五爪三大类。总体看,其强悍雄健的体形与当时流行的龙纹极为相似,特点是身上缺少鳞片,头部独角,尾部呈卷草形状。当时的螭龙形象多作口叼灵芝,应该是从夔龙口含蕃莲造型取得的灵感。”

“宣德螭龙形象确立后,在较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到了清代,官窑瓷中才开始出现唇上带龙须的螭龙和呈兽足表现的螭龙。到后来甚至兽足螭龙和龙爪螭龙出现在了同一瓷器上,到乾嘉时期还经常出现足攒花、爪携灵芝等螭龙纹造型。”

“最后我们说说秃尾龙,秃尾龙非常好辨认,就是角龙形象去掉扫帚型的尾部,变成小尾甚至秃尾。”

“这个纹样为清代官窑瓷中独有,尤以康熙朝制作最盛。主要与一个传说有关。”

“清朝袁枚所着《子不语》中记载了这个传说。”

“天上曾有一龙,被罚至人间,投胎于山东文登县毕氏妇腹中,产后化为小龙,其父以刀断其尾部,于是成为秃尾龙。该龙断尾后飞至东北,落户白龙江,化名黑龙。”

“黑龙长大后与江内危害百姓的白龙苦斗几番,最终获胜,成为江中主宰。从此沿岸风调雨顺,黑龙也被尊称为‘秃尾巴李龙爷’。”

“为纪念其功绩,当地人们将‘白龙江’改名为‘HLJ’,使用至今。”

“HLJ流域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一直被清政府视为‘龙兴之地’。因此秃尾龙纹饰在清朝官窑瓷中的得以大量使用,成了改朝换代的宣传工具。直到乾隆朝统治稳定后,才渐渐消失,重新回到角龙的正常造型。”

“总结起来,抛开角龙,无尾龙容易辨识不谈,瓷器上其余三种龙的造型,基本可以概括为螭、夔皆无鳞而兽足,其中无翼者为螭;双足有翼者为夔;足可有可无、可二可四,然有鳞有翼者为应。”

“辅助特征里,含西番莲者,基本为夔;含灵芝者,基本为螭。”

“从元明清三代龙纹的使用情况看,明朝宣德年间开始,同时出现螭龙、应龙、夔龙三种新颖造型,说明当时御厂制瓷创新、变革力度之大。”

“虽然后朝御厂制瓷业几度繁荣,但造型主体,依旧以宣德朝为基础。”

“所以宣德朝制瓷在明清御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能通过龙纹体现出来,那就是承前启后,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其后多种不同龙纹造型的变化发展,到后来甚至造成了博物馆和拍卖行在辨识上的困难。也反映出御厂纹饰设计在吸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还在不断演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