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天中文网atzww.com

他现已经在晋西省了。

身晋西李伯约才终于发现,自己以往的所有经历,虽然遥远而曲折,似乎付出了很多辛苦,但其实都是走在厚厚的地毯上。因为无论是在羊州还是在东齐,虽然人们起初并不是特别欢迎他们这些洋夷,但也不是非常仇恨。至少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仇恨他们。

但是在晋西,他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敌意。

凭着黛青朝廷签发的通行文书,地方官员倒是不会为难他们,甚至看上去很逢迎的样子。但是,在他们的背后,那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咒骂他们。而且,往往会暗中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虽然李伯约和艾玛极力的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友善和对他们文化的尊重,遵守他们一切的礼仪和习俗。但是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

与官方的阳奉阴违相比,民间的仇恨,更明显一些。当他们向当地乡绅寻求支持,好将赈灾的粮食分发下去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晋人虽一时窘迫,终不至失了气节。宁为黛青饿死,断不食洋人一粟!”无奈他们只好自己分发粮食。

然而,有几个书生,虽然饿得已经摇摇晃晃,却还是支撑着在分放粮食的现场声嘶力竭的疾呼“不可食洋人一粟!”虽然还是有很多人来领取粮食,但还是有一些明明已经很饿的人,站得远远的,不敢过来。

李伯约和艾玛深为那些人的坚强而震惊,要知道这里可是闹了两年的大饥荒啊,一斗米的价钱已经可以换十个小孩了。而这种坚强,又有什么益处呢?李伯约他们是来做慈善的,并不存在歧视他们的意思,吃这些食物也不存在任何背叛的意思。可是这些道理,现在这个情况下,怎么能得清楚呢?

作为蒙恩者,李伯约当然会想到通过秘境的交流寻求来自真实力量的帮助,但是得到的回复是“用最大的恩赐和最小的力量”。

什么是“最大的恩赐”?什么又是“最小的力量”?这次却没有得到回应。

他们明白,这需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去体会和学习。

之所以很多饥民不敢来领粮食,关键还是他们洋人的身份,如果分发粮食的是乡绅,事情绝对要容易得多。这也是他们最初的设想,但是乡绅拒绝帮助他们做事,哪怕是拯救自己的乡亲也不行。

思考再三,艾玛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告诉了李伯约,然后二人立即乘驴车回到了县城。

他们找到县里的官员,再次出示了朝廷颁发给他们的文书,然后交给那位官员一份稿件,让他以县衙的名义公布出来。

原来,这是一份悬赏征文的公告。

当时正是县里举办县试的时候,参加乡试的秀才们,看到了这份征文公告。

公告的内容很简单,为了教化洋人,县府要进行一次才子选拔。所有秀才均可参加,凡参赛者均可得到一两银子的参与奖。而比赛的优胜者,第一名三十两银子,第二名二十两,第三名十五两,第四名十两。最后考中的秀才则可以给洋人做国学老师,收洋人为徒,并获取丰厚的薪资,

考试的内容却是关于西洲的一些常识。

之所以考西洲文化而非黛青的儒学知识,是因为凡是来应试的,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因此无须再考。反而既然是要给洋人教化,自然需要能够通晓洋人的知识。故此只考西洲知识,并不考儒学经典。

不过,凡是报名参赛者,都可以获得一份西洲常识手册,考试的内容就从这份手册里出。

一想到教化洋人,为国争光,秀才们果然踊跃报名,领取手册,带回家阅读准备,只等开考的时候,痛打洋人的脸皮。

等到开考的时候,主办方列出的题目却是多达有六个,即:真道之源、正心、祈祷、赏善罚恶、偶像,以及福寿膏。